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工地抑塵劑是用于控制施工現場揚塵的化學或物理制劑,通過成膜、潤濕、團聚粉塵顆粒等方式抑制揚塵,同時需兼顧環保性、安全性和經濟性。以下是關于工地抑塵劑的詳細說明:
化學合成抑塵劑
成膜快、抑塵效果好,適用于高風力或干燥環境。
部分產品可能含甲醛、重金屬等有害物質,需注意環保合規性。
成分:聚丙烯酰胺(PAM)、羧甲基纖維素(CMC)等高分子聚合物,部分含樹脂或膠結劑。
特點:
適用場景:短期高效抑塵(如土方開挖、運輸道路)。
生物降解型抑塵劑
可自然降解,無土壤污染風險,符合綠色施工要求。
抑塵周期較短(通常1~2周),需頻繁補噴。
成分:以天然植物提取物(如淀粉、木質素、海藻酸鈉)或微生物發酵產物為主。
特點:
適用場景:生態敏感區、長期治理項目(如礦山復綠、農田防塵)。
植物纖維抑塵劑
物理覆蓋+生物降解雙重作用,成本低且環保。
需配合灑水使用,干旱地區效果受限。
成分:秸稈纖維、椰殼纖維、木屑等植物基材料,復合少量粘合劑(如改性淀粉)。
特點:
適用場景:建筑工地裸土覆蓋、臨時堆場防塵。
無機礦物類抑塵劑
成本低,但對土壤結構有潛在影響,長期使用可能硬化地面。
成分:硅酸鹽、石灰乳液、石膏等無機膠凝材料。
特點:
適用場景:工業煤堆、礦石料場等短期防塵。
抑塵機制:
成膜覆蓋:高分子材料在表面形成透氣防護膜,阻隔粉塵擴散。
濕潤粘結:吸濕性物質吸附水分,增強粉塵顆粒間粘結力。
重力沉降:納米級顆粒通過布朗運動與粉塵碰撞團聚,加速沉降。
關鍵性能指標:
抑塵率:優質產品對PM10/PM2.5的抑制率≥90%。
耐候性:抗風蝕(≥6級風)、耐雨水沖刷(部分產品可維持3~7天)。
毒性:需通過ROHS、重金屬檢測,確保無毒無害。
土方作業區:
推薦使用結殼型抑塵劑(如化學合成類),快速固化裸露土壤,防止開挖/回填時揚塵。
示例:噴灑后形成0.5~2mm厚硬殼,維持1~2周。
物料堆放區:
煤炭、砂石堆場可采用無機膠凝劑(如石灰乳液)或生物降解劑,避免風蝕損失。
注意:長期堆放需定期補噴,并覆蓋防塵網。
施工道路與運輸通道:
使用濕潤型抑塵劑(如植物基或生物酶類),配合灑水降塵,減少車輛行駛揚塵。
高頻區域建議選用耐摩擦的納米材料抑塵劑。
拆除工地:
建筑垃圾堆和裸露地基可噴灑植物纖維抑塵劑,兼具防塵和土壤修復功能。
稀釋與噴灑:
按說明書配比稀釋(通常1:10~1:50),使用高壓噴霧車或無人機均勻覆蓋。
避免局部過量導致積水或結塊。
環境要求:
最佳施工溫度:5~35℃(低溫影響成膜,高溫加速揮發)。
避開雨天、大風(≥4級)或暴曬時段,噴灑后保持表面濕潤2~4小時。
安全與環保:
存儲:密封避光,遠離火源(部分含酒精或溶劑)。
清理:用清水沖洗工具,防止殘留堵塞管道。
廢棄處理:生物降解類產品可隨生活垃圾處理,化學類需專業回收。
類型 | 抑塵周期 | 環保性 | 單價(元/㎡) | 適用場景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化學合成型 | 7~15天 | 中等 | 0.5~1.2 | 短期高效防塵(如土方作業) |
生物降解型 | 3~7天 | 高 | 0.8~1.5 | 生態敏感區、長期治理 |
植物纖維型 | 5~10天 | 高 | 0.3~0.8 | 裸土覆蓋、農業防塵 |
無機礦物型 | 1~3個月 | 低 | 0.2~0.6 | 工業煤堆、礦石料場 |
國內標準:需符合《綠色抑塵劑》(T/QDAS 022—2019)或《礦業高效粘結性抑塵劑》(T/GRM 011-2020)。
環保要求:重點區域(如京津冀)需選用“無醛、無磷、可降解"產品,避免VOCs排放。
物理措施:防塵網(6針以上)、遮陽棚、圍擋噴水。
機械措施:霧炮車、灑水車、揚塵監測系統聯動控制。
生態措施:速生草種噴播、綠化覆綠。
上一個:家用空調用中央空調清洗劑可以嗎
下一個:抑塵劑儲存
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里坦鎮石疙瘩村